本文為1y1b計畫中,參與者互相採訪的成果,原文刊於 1year1book.project —— 用一年的時間,完成一本書。
製作這篇訪談時繪製的插圖,最後未用上 |
採訪者:謝宜樺/受訪者:張采軒
訪談後,采軒又更換了展出的內容,因此這篇訪談並不是在談展覽中的《AWESOME GIRL》,而是更早的〈魔術師〉與〈護理師〉,故我想補充讀完《AWESOME GIRL》的心得。這三篇文章像是「一式三份」,但它實際上不是一式,而是有多處內容相同的三式。當一對母女與「母親的男友/女兒的男友/母親的丈夫,亦為女兒的爸爸」互動,其中竟有那麼多情節,可以是相同的;三人間的角力被替換成不同內容,卻總令人皺眉,是場顧面子、生悶氣、「我愛你所以我付錢」、「我都付錢了你還想怎樣」的心好累之旅。《AWESOME GIRL》比先前的文章更好地將采軒的不解和不滿包起來,用同樣的情節展示三種三角關係,訴說了男人與女人、女人與女人之間的事。也在此時我才發現,過去的我鮮少去注意這些情況,但它們確實存在著。換言之,即便都作為女人,我們對這些事的注重程度仍是不同的,這是個好的發現。以下則是更早之前,我以〈魔術師〉、〈護理師〉為主要對象進行的訪談和寫作。
把戲與自尊:微笑以對的女人們
采軒最初想寫的東西,其實是社會上某些女性所遭遇的事件或眼光,如#MeToo、小說《82年生的金智英》中,女性成為「妻子」或「母親」後遭遇的困難等,面向女權這個較大的題目。不過,她在書寫的過程中漸漸感到困難,一來是自己並沒有經歷過這些事,頂多依著二手資訊寫作(或者說,她認為某些相似的經歷並不是她生命中最大的創傷),二是,近幾年討論相關議題的作品陸續出現,而她並不想草率地加入。
「也許還需要一點時間」,采軒說。我很明白采軒的意思,這是個不許輕挑、隨便碰觸的題目。
後來,她開始書寫一些看起來更輕巧的故事:從女主角的視點出發,在稍顯不安甚至感到倦怠的男女關係中,訴說自己似乎正被擺佈、對關係感到束手無策的狀態。女主角不時在身為「女性」或「他人的伴」的焦慮中,冒出對傳統性別禁忌的質疑——為何同樣的情況發生在不同性別上,會有不同結果?她在腦內碎唸各種不解,而不將每個選擇視為理所當然。事實上,也許是浪漫的結束,使她有更長的時間思考這些充盈的「瑣事」。例如,女主角認為自己應該對眼前的魔術表現出興趣,且總是以笑來應對魔術師的黃腔,否則可能讓男伴難堪,或在兩人的生活習慣中,回想起「用女生用過的洗澡水會衰,所以男生要先洗、女生則後洗」的兒時經驗。
不安的身體
除了采軒的故事,我們也聊了很多「作為女性」的日常,身為採訪者的我不禁滔滔不絕。當談到如何看待自己的外貌且多少感到自卑時,我相當緊張,縱使曾經期待自己有機會闡述這些事——因為這些念頭時隱時現,而我必須時刻想起:現在的模樣出於我的決定,才不會被種種擔憂或不滿給吞噬。「對自己的身體感到不安」是采軒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。她經常在舞蹈教室觀察年紀尚小的女學生,發現縱使她們還非常年輕、可以用身體做到各式各樣的動作,卻同樣對自己感到不安:太胖太瘦太高太矮太曝露太保守太引人慾望太不引人慾望,一切都有罪。
訪談後幾日我又問,怎麼不繼續寫去年的〈道具肉體〉和〈狗〉?畢竟〈道具肉體〉已書寫一萬多字,我很好奇是什麼原因讓她暫時放下這兩篇文章。采軒回應:
「為什麼寫不下去,因為太痛苦了,要把那兩個故事說完⋯⋯我很害怕自己寫下去,會發現身體真的一文不值(我在道具肉體中有用到這個詞)⋯⋯」
這讓我想到一部臺灣原創漫畫,《廢廢子の充氣大冒險!》。該作描寫一個對自己的外貌和身體相當自卑的女生「廢廢子」,在失戀後藉著約炮逐步認識自己的身體和慾望,包括如何渴望被愛。如同我和采軒聊天時所感到的共鳴,〈道具肉體〉和《廢廢子の充氣大冒險!》所描寫的焦慮、嫉妒和自卑,也使我想起難以對自己感到滿意的心情。
采軒小時候喜歡把裙子放到桌上,再把桌上的東西放到裙襬上,因為這樣感覺很豐盛。 雖然這麼做會被罵,但我可以理解「很豐盛」的感覺。 |
雙向開啟的書
參與1y1b時,我一直對大家的書會如何完成很感興趣,經常想像每本書將如何排版、裝幀,因此我也問了采軒,對裝幀有什麼想像。采軒說,這本書有兩篇故事,她希望這本書可以從任一邊開始閱讀,即兩篇的翻閱方向不同,且序會夾在兩篇故事中間。此外,書中有些描述女主角動作的句子會以粉紅色印製,這些句子多為女主角在對話中安靜的時刻。材質方面,采軒想過使用路邊廣告常見的桃紅色A4紙,不過目前還沒定案。
去年沙龍呈現時,采軒將文章以A4影印紙印出,夾在一個上方有金屬夾的板子上,我蠻喜歡那個呈現方式,因為文章裡像是舞台指示的句子令我聯想到劇本,與這個暫時的裝訂方式有些吻合。
在材質方面,我想像以厚磅描圖紙作為書頁,讓下一頁的文字能隱約透出。也許是因為故事中的女性發現了很多不那麼公平的事,卻因為各種原因沒說出口。
小結
寫這篇文章時,很擔心自己無法找到某種解答,但如同采軒審慎對待女權和性別議題,我也想慢慢閱讀采軒的文字。她將尖銳包裝成囁嚅,聰慧包裝成乖順⋯⋯一切都還在思量,或只能思量。最後,以我與采軒聊天時想到的一句話作結:希望世界上的每一種性別,都不再是理所當然,人可以自在選擇,而不因性別受限。
留言
張貼留言